请输入关键字
预约
参观
top
六遛民博 文质彬彬——云南民族博物馆周六研学系列活动之变幻万千的纸
时间:2025.10.18

青灯伴我读万卷,

纸画赠卿绘千篇。

一拓一印锁流光,

一剪一刻展华年。

在云南民族博物馆,孩子们的指尖一动,便牵起了文化传承的脉络。
继首个专题“面面俱到——面塑造型艺术”圆满收官后,2025年“六遛民博”周六研学系列活动的第二个专题“文质彬彬——变幻万千的纸”如期而至。四期课程以纸为媒,串联起古籍智慧、传统技艺与民族美学,在“参观+实践”的沉浸式体验中,流淌千年的纸文化与孩子们的创作,完成了一场温柔的邂逅。
一、纸韵悠长:青灯伴我读万卷

第二个专题第1期“青灯伴我读万卷”活动,率先揭开了纸文化的神秘面纱。孩子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走进民族文字古籍陈列展厅,泛黄的典籍静静陈列,上面的东巴文、傣文、彝文等民族文字如密码般镌刻着岁月的记忆。最令人期待的实践环节中,唐老师手把手教小朋友们制作“花纸台灯”,现场暖意融融。孩子们挑选心仪的花纸,小心翼翼地贴合在灯罩骨架上,有的搭配淡雅的小雏菊,有的选用颜色鲜艳的三角梅,当台灯点亮的瞬间,柔和的光线透过花纸洒下,仿佛典籍中的古韵也随之弥漫开来。

from clipboard

二、创意绽放:纸画赠卿绘千篇

第2期“纸画赠卿绘千篇”活动,聚焦造纸术的演变,从东汉蔡伦造纸到云南民族特色造纸技艺的传承。实践环节的纸浆画制作,让创意在指尖生根发芽。孩子们用细腻的彩色纸浆在底板上“作画”,有灵动可爱的小动物图样,有色彩丰富的花卉纹样,还有诗意的大自然景象。孩子们专注地用工具将纸浆铺成花朵形状,纸浆的厚重质感让画面更具立体感。当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纸浆画完成,孩子们展示着作品,成就感溢于言表。

from clipboard

三、时光对话:一拓一印锁流光

第3期“一拓一印锁流光”活动,将目光从古籍转向建筑中的文化印记。在民间瓦当陈列展厅,植物纹、动物纹、文字纹等各式瓦当展品,诉说着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变迁。传统拓印技艺体验环节,孩子们化身“小小拓印师”。在云南民族博物馆吴老师的指导下,他们先将宣纸覆盖到湿润的瓦当上,再用浸着清水的毛刷刷湿,直到瓦当上的纹样清晰可见。孩子们用拓包蘸取红色颜料,均匀地在宣纸上拍打。随着拓包起落,原本模糊的纹样逐渐清晰,古老的瓦当图案在宣纸上“重获新生”。

from clipboard

四、民族风情:一剪一刻展华年

第4期“一剪一刻展华年”活动,将非遗技艺与纸艺完美融合。在民族工艺美术陈列展厅,锡器、银器、剪纸等非遗作品琳琅满目,讲解员重点介绍了各民族剪纸艺术的特色,孩子们对“剪纸里的民族故事”有了深刻理解。实践环节的民族人物形象剪刻体验中,孩子们拿起刻刀,在民族服饰图样上细细创作。有的刻弹奏玎琴的布朗族少年,有的刻身着藏袍的牧民,有的刻吹奏葫芦丝的阿昌族小伙,刻刀在纸上画着弧线,纸屑簌簌落下,一个个鲜活的民族人物形象逐渐成型。

from clipboard

从草木到纸浆,从拓印到剪刻六遛民博第二专题“文质彬彬——变幻万千的纸”以4期精彩活动,让孩子们在触摸与创作中读懂了纸的文化内涵。随着该专题的落幕,后续“妙手生花——编织染绣齐艳”“一刻千金——金银珐琅斗彩”两个专题即将登场,云南民族博物馆的“周六文化盛宴”持续进行中,期待你来赴约

from clipboard

from clipboard

from clipboard

from clipboard

更多精彩专题陆续推出,敬请关注!

文:王静  图:杨红梅

编辑:姚云霞   配音:陈羽

活动执行:张慧云  尹晶琼  黄子芮

指导老师:邱文发  吴松懿  孙娴  唐浩哲

活动策划:王静   黄虓鹏   杨红梅